在通行條件方面,調研組針對市區內配送業務和跨區域干支線運輸業務分別展開調研,圍繞有無通行證要求、有無限行要求和有無特殊條件等問題進行歸納匯總,結果如下:
在冷鏈物流車輛通行方面,各城市限行要求差異較大。存在車輛限行問題的城市多集中在中高風險地區。其中,廣東、河北、黑龍江、江蘇、浙江、上海等省市的限行措施較為嚴格。

存在限行條件的城市風險等級劃分
數據來源:中物聯冷鏈委
部分城市具體要求如下:
東莞等部分城市要求憑綠色健康碼和24小時內核酸檢測報告進入中高風險地區,如果司機的行程卡帶“*”號,車輛需要消殺,部分園區無法正常進入。
廣州等城市要求如果負責市區配送業務的司機行程卡帶“*”號,需要提供24小時內核酸檢測報告,且無法出省。
深圳市要求提供車輛通行證方可通行,車輛司機自行前往所在社區、街道申領車輛通行證,其余車輛一律停駛。中高風險地區嚴格落實隔離政策,進出深圳需要持24小時內的核酸檢測報告。
沈陽等城市要求中高風險地區的返沈車輛原則上不入沈,如果進入沈陽需要提前向監管部門進行報備,由監管部門通知處理辦法。重點管控地區的返沈人員需要集中隔離14天,期間進行2次核酸檢測;重點關注地區的返沈人員需要居家隔離14天,期間進行2次核酸檢測;省外來沈人員需要攜帶48小時核酸檢測報告,落地后24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返沈人員需要在抵達前3天進行報備。
北京市對于有關車輛及人員通行管控較為嚴格,如果司機的行程卡帶有“*”號需要隔離。
天津市要求冷鏈運輸不進出中高風險地區。
滄州等部分城市要求提供車輛通行證方可通行。
保定、石家莊等地要求司機持48小時核酸檢測報告和綠碼通行。
福建省部分存在高中風險區的城市要求如果司機行程卡帶“*”號需要隔離。
山東青島等疫情形勢較為嚴重的城市需要辦理《新冠肺炎防疫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重點區域要求司機提供疫苗證明、48小時核酸檢測報告、健康碼等信息。
湖南長沙等城市從事省內配送業務的司機人員需要提供核酸檢測報告。
陜西寶雞市要求中高風險地區返回的人員需要集中隔離14天,期間進行4次核酸檢測。
受國內多地散發疫情的影響,各地對于冷鏈運輸車輛及人員管控力度加大,調研過程中超過75%的城市近幾天發布緊急管控措施,對冷鏈物流業務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各城市管控措施目前執行狀況良好。
1、政策標準不統一
通過調研了解,由于目前各地疫情嚴重程度不一,且管控力度各不相同,各地疫情防控要求存在較大差異。其中涉及跨省市業務相關企業,上述問題更為凸顯,易出現作業困難或到達目的地后無法正常運配而要求直接返程等情況。部分地區甚至在同一城市內,不同村鎮之間也存在著不同的防控要求;蚴峭怀鞘,由各區域負責通行證申辦工作,而各區之間卻存在通行證不互通的情況,從而造成證照辦理及實際運營手續繁雜等問題。
(問題反饋涉及全國地區,尤其在中高風險地區凸顯)
2、無官方統一信息發布渠道
目前在國務院微信小程序上可對于各地出入人員要求進行較為全面的查詢,而對于貨車以及防疫物資保障車輛,各地之間防疫要求暫無官方、統一的查詢渠道。
作為冷鏈物流企業而言,對于本地政策相對了解,但是對于跨省市地區的具體防疫要求,無法準確知悉,容易造成無效運配,最終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同時由于各類防疫政策變動性較大,且缺乏統一的官方公布渠道,公眾了解各地政策易出現失真或更新不及時等情況。
(問題反饋涉及全國地區)
3、信息接收與實際執行之間存在差異
由于沒有官方政策查詢渠道,網絡公開信息與實際執行情況易出現偏差,同時實際執行地要求與大眾對于公開信息的理解之間也易出現差異,從而導致實際運輸過程中操作受阻,出現無法順利完成相關業務操作或人員及車輛就地隔離等情況的發生。
(問題反饋涉及北京、山東等地區)
4、存在地區加碼或過度防疫情況
在疫情不確定的情況下,尤其是在疫情影響相對嚴重的地區,易出現由于各區域獨立管控,而造成地區加碼或過度防疫情況的發生。
在此背景下,各區域間易產生操作壁壘,從而造成證照多次辦理,或相關業務仍無法順利開展,影響作業效率等問題的產生。
(問題反饋涉及廣東、北京等地區)
5、疫情防控政策變動性過大
通過調研了解,目前各類防疫措施受疫情波動影響較為明顯,主要防控政策均根據地方疫情實際波動情況而制定實施。加之各地疫情波動暫無規律可循,因此各類冷鏈物流企業難以進行預判管理。在疫情突然來襲的情況下,各類嚴格防控手段短時間內制定并實施,對于企業而言無法進行有效的應激準備,易造成企業運營壓力過大。
(問題反饋涉及全國地區,尤其在中高風險地區凸顯)
6、進口冷鏈食品仍然存在“一刀切”情況
近年來,由于進口冷鏈食品多次疫情問題的暴露,各地對于進口冷鏈食品的操作等都提出了更為嚴格的管控要求。一時間,“一刀切”政策也成為嚴重阻礙進口冷鏈食品業務正常運行的關鍵要素。在各地相關企業和專家學者的共同呼吁下,進口冷鏈食品“一刀切”政策得到了緩解,但是伴隨著疫情的波動,針對進口冷鏈食品相關業務,還是會出現過度管控,從而要求暫停業務開展的相關規定,直接影響進口冷鏈物流企業的實際運營。
(問題反饋涉及江蘇、山東等地)
1、跨地區溝通協調不暢
針對于跨省市運配業務,由于對當地防疫信息掌握不全或信息失真,從而影響實際業務開展。加之對于當地有關部門的不熟悉,以及目前各地防疫管控部門之間存在差異(據了解,不同區域相關管理部門會有所不同,主要涉及疾控、交通運輸、商委、發改委等部門)。當在異地發生問題時,由于沒有統一的官方渠道,因此造成無法聯絡到實際問題負責的有關部門,造成問題溝通協調不暢。
(問題反饋涉及山東等地)
2、檢測時間難以安排
在現行要求下,多數地區都要求冷鏈相關從業人員要進行24小時、36小時或48小時等核酸檢測,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冷鏈相關從業人員涉及不同崗位等,包括作業工人、司機等。每日核酸檢測時間難以協調統一,影響實際運作效率。雖然目前部分地區可支持上門檢測,但是全國范圍內大部分地區仍需企業自行協調處理,對于企業而言,此部分操作困難度較大。
(問題反饋涉及全國地區,尤其在中高風險地區凸顯)
3、中高風險地區業務難度較大
近期全國范圍內疫情波動明顯,中高風險地區持續增加。且目前政策下,與中高風險地區同城市或途經中高風險地區人員,行程碼雖為綠色,但會出現帶星標識。目前絕大多數城市對于帶星標識人員仍會采取嚴格的隔離管控手段,從而造成相關人員途徑中高風險地區后,需要進行隔離。
在此問題下,一方面中高風險地區內部業務受隔離要求的影響難以開展;另一方面,其他區域人員難以開展中高風險地區,乃至周邊區域的相關業務,易發生人員帶星隔離,從而減少員工數量,影響實際作業。
(問題反饋涉及全國地區,尤其在中高風險地區凸顯)
4、實際業務操作影響較大
在防控政策的陸續發布下,各方企業均優先支持各地有關部門疫情防控工作。據了解,各地企業雖面臨諸多執行困難,但仍然優先保證各項要求的落地執行。
在此過程中,冷鏈物流企業仍需承擔核酸檢測、日常消毒消殺、日常人員及設備點檢、人員隔離管控、各地政策不一影響實際業務開展、日常業務量緊縮等多方運營壓力。(問題反饋涉及全國地區,尤其在中高風險地區凸顯)
1、隔離管控后人員不足
在帶星人員需要進行管控隔離的大背景下,由于部分企業涉及相關保障業務,因此相關作業人員會出現被迫隔離的情況,嚴重影響企業實際日常運營。因此部分企業為能夠保證企業日常業務的順利開展,只能優先暫停中高風險地區或周邊區域業務,這也將給中高風險地區物資保障帶來風險。
(問題反饋涉及全國地區)
2、中高風險地區可利用資源不足
目前對于中高風險地區的物資保障,部分地區實施通行證申辦或帶星司機運配不下車等政策,緩解了部分相關企業的運營壓力和中高風險地區的物資保障。但是大部分運配企業和資源仍然受限于帶星人員嚴格管控隔離的情況下,各類司機及運力資源出現不愿意承接涉及中高風險地區域相關業務的情況,造成運力資源緊張,乃至無可利用的運配資源等。
(問題反饋涉及全國地區,尤其在中高風險地區凸顯)
3、檢測及消殺成本較高
在目前各地要求每日進行人員核酸檢測和車輛消毒消殺的情況下,部分地區可提供免費的核酸檢測服務,但是大多數地區人員仍需要物流企業承擔此部分檢測成本。
同時在每日車輛及廠區內消毒消殺、日常防疫物資籌備以及作業效率下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冷鏈物流企業實際經營成本壓力日漸提升。
(問題反饋涉及全國地區,尤其在中高風險地區凸顯)
4、地區性資源限制造成運營資源緊張
目前部分地區限制車輛牌照的情況,這也造成在原本運力不足的情況下,進一步壓縮了可利用的車輛資源。此類地區性資源限制,在運力不足的當下,對于冷鏈物流企業日常業務的開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問題反饋涉及上海、河北等地)
1、建立官方統一貨車及冷鏈防疫物資保障政策查詢平臺
類比全國各地人員防疫政策查詢端口,針對全國各地貨車及冷鏈防疫物資保障政策建立統一的查詢平臺。同時在平臺中明確各類通行證照的辦理方式及辦理端口,并建立全國統一或各地明確的政策咨詢及問題溝通熱線,便于冷鏈物流及相關企業人員查詢。
2、建立冷鏈防疫物資企業白名單
建立全國統一或各地統一的冷鏈防疫物資企業白名單,設置明確準入標準及定期核查制度,對于白名單企業當處于疫情或其他突發事件影響時,可利用特有認證標識,正常開展相關物資保障工作。避免“一事一申請”的情況發生,規范白名單管控流程及機制。
3、優化白名單跨省及進出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及車輛管控措施
針對白名單企業,建立統一的跨省操作及進出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及車輛管控措施標準,并相較于常規標準進行優化,在保證區域及企業人員、資源安全的基礎上,確保各項業務能夠順利推進。如將原有的24小時核酸檢測要求調整為36或48小時核酸檢測;設立全國統一通行證;發放特殊時期業務補貼;放寬帶星人員隔離政策等。
4、優化核酸檢測服務
針對核酸檢測服務進一步優化,如增加物流集中區域核酸檢測網點、延長核酸檢測時長、在高速公路重點服務區或休息站加設核酸檢測服務網點等。
1、建立全國冷鏈疫情物資保障小組
針對冷鏈物流部分,建立全國冷鏈疫情物資保障小組,將其作為統籌全國冷鏈防疫物資保障白名單企業的綜合管理機構。對于各類標準政策的制修訂、實際政策的落地實施以及各類應急保障工作等進行統一的安排與部署。
2、建立全國冷鏈應急保障體系
構建全國冷鏈應急保障體系,建立各類應急政策及預案。及時同步行業企業了解各類應急操作措施,并對于各類政策做好提前預案和準備。避免突發政策對于企業及業務開展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規避特殊情況下資源浪費問題的產生。
3、針對冷鏈進口貨品管控建立統一標準及要求
針對冷鏈進口貨品建立統一標準及要求,推動各地集中監管倉檢測及消殺材料的互通互認。嚴格監控針對進口冷鏈食品“一刀切”政策的發布,在強化進口冷鏈貨品監管的同時,不應限制相關業務的開展。
4、打造全國冷鏈物流貨品追溯平臺
針對全國冷鏈物流貨品打造一體化追溯平臺,進一步提升冷鏈物流貨品的安全保證,監控冷鏈物流貨品過程中的操作狀態,在完善追溯功能的同時,強化過程操作標準。
以上,已同步向冷鏈物流主管部門反饋。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
2022年0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