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對民生物資的需求持續增加,威海中外運積極承擔央企責任,開辟青島至武漢冷鏈鐵路民生物資新通道,自2月11日開始在疫情最嚴重的一個月,累計發運民生物資12000多箱,在山東與武漢之間架起一座民生“親情橋”。

客戶求助,促動鐵路冷鏈武漢新通道打通
“有一批民生物資急需送到武漢山姆店,超市馬上要斷貨了請一定幫忙”2月9日,威海中外運冷鏈負責人,收到客戶的求助電話。國家有需,外運必達。此時,全國公路運力緊張,并且進入武漢的駕駛員返回都要隔離。威海中外運立志以客戶事為己任,以民生供應為重點,決定發揮鐵路無接觸運輸的優勢“逆行”武漢。通過鐵路冷鏈運營平臺及多年運營資源,將各個配送環節一一打通,2天后,威海中外運自上海發武漢的鐵路冷鏈民生專列,伴著隆隆的轟鳴聲順利遠航。
隨著新渠道的打通,威海中外運主動出擊,挖掘聯系武漢各大商超和山東食品工廠,革新其傳統陸運的慣性思維,提供鐵路運輸方案,既為打開山東地區物資外銷通道,更為解決物資運送武漢難題,保障武漢民生供應。2月21日,青島至武漢鐵路冷鏈民生通道開通,山東地區的水餃、肉制品等通過鐵路專線源源不斷發往武漢各大商超,成為山東馳援武漢最為安全有效的運輸途徑之一。
公鐵并行,打造冷鏈綜合性物流平臺
物流渠道的開通,非一日之功,而是基于威海中外運深耕冷鏈行業十多年,對客戶、資源、服務能力的點滴積累。
2007年,威海中外運通過肯德基運輸業務進入高端冷鏈物流行業,克服-18℃全程溫控等一道道難關,敲開了冷鏈長途干線運輸的大門;對15米冷藏車進行開創性雙溫區改造,憑借精溫控、定班發、雙溫區、可追溯等優勢構建了山東出發輻射國內主要大中城市的20多條精溫零擔卡班網絡;響應國家公轉鐵戰略,敢于吃螃蟹,首家開通青島至廣東鐵路冷鏈班列運輸,每周三五七定班發運三天到達,依托鐵路冷鏈成本低廉、訂艙靈活、破損率低、全程溫控等特點陸續開通威海/青島至西安、成都、重慶、越南等路線鐵路冷鏈通道,將公路運輸轉移至鐵路,滿足低成本、大運量需求,實現了多贏局面。

全力以“復”,開創冷鏈全鏈路運輸新紀元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好轉,復工復產已進入到與疫情防控攻堅同等重要的地位,冷鏈物流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下一步,威海中外運將憑借冷運專車、零擔卡班、鐵路冷鏈以及內貿海運等運輸途徑,聚焦農副產品、水產品等國內冷鏈運輸;依托四港聯動項目平臺,對接日韓,發揮中歐班列優勢,打通中亞、歐洲民生產品冷鏈運輸通道,向國際化冷鏈業務精進延伸,促進國內物流及進出口貿易的繁榮發展。(冷鏈服務熱線:400-1560-500)
